2020广州国际灯光节,灯光作品“时空·共生”将与广州塔共舞,“时空·共生”主体是一栋中国传统建筑,总高13米8,分为三层,并安装巨幅轻薄屏幕和轨道装置,在展示过程中,能够实现开合。
2020广州国际灯光节,灯光作品“时空·共生”将与广州塔共舞,“时空·共生”主体是一栋中国传统建筑,总高13米8,分为三层,并安装巨幅轻薄屏幕和轨道装置,在展示过程中,能够实现开合。
“这个像一个房子!”、“这个像一个时光隧道!”周末的花城广场,成了不少家庭共享天伦之乐的好去处。今日,在广州花城广场看到,随着灯光节的临近,不少灯光作品的搭建正在有条不絮地推进,其中位于花城广场南广场的3号作品“时空·共生”已经现出雏形,吸引了不少游人的注意。
“时间的宫殿”作者携手灯光节
据悉,该作品出自本届广州国际灯光节艺术总监、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冯峰之手。为此,记者专门邀请冯峰为读者解读这件C位灯光作品有何玄机。
2010年,冯峰建筑设计就完成了大名鼎鼎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“时间的宫殿”。这座由树木自然生长的宫殿,被誉为“一座真正的活的建筑”。
十年之后,他沿用“时间的宫殿”的思路,并在创作理念和艺术层面做了升级,打造了“时空·共生”。据他介绍,“时空·共生”将声光电新技术运用到了艺术创作中,在一个固定公共艺术作品中,营造出一个剧场化的展示空间,并融入灯光与公众互动,观众可以走近作品,成为艺术作品重要组成部门。用冯峰的话说,“时空·共生”是一件跨界的当代新媒体艺术作品。

新手法、新材料 “时空·共生”将与广州塔共舞
虽然今年没有广州塔灯光秀,但是广州塔并没有缺席灯光节,而是将在“时空·共生”中扮演重要角色。据冯峰介绍,当“时空·共生”的屏幕开始点亮,广州塔顶将有一束激光射向“时空·共生”建筑高点,随后屏幕开始展现一年四季更替的景象,特有的脉动、共感的光彩,讲述广州从过往到今天,从今天到未来的无数故事,探讨历史与时间共生的一种关系。而观众也可以走近灯光作品,一步一景,通过缓缓展开的门可以看到城市地标广州塔的倩影。
不但在艺术手法上有创新,“时空·共生”在硬件材料上同样体现出了新意。
冯峰介绍,因为“时空·共生”需要使用一块巨幅屏幕,巨大的屏幕如何克服风的阻力就成了项目组必须攻克的难题。“通过多次实验,主创们终于设计出一款既能透风,又足够坚固能满足持续开合的一种材料。”